一个美丽的形象
艺术是一件较真、坦诚的事,容不得半点虚假与伪造,时间会拆穿一切谎言。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,这 8 年期间我所创作的作品,一个个宛如自己十月怀胎、艰难 产出的孩子,这份感情也在真真切切地促进着自己的成长。
按作品的归类,分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叙“光的终端”。一束光在黑夜射出, 奔向未知的目的,意指生命没有尽头。这一部分的作品主要围绕“少年”的心境、 与世界的关系,或是一种纯朴的心态、或是一段渴望的年龄、或是一个充满能量的生命体。这其中有个体身份的归属感思考,也有对人性真善美的挖掘。第二部分“生灵的谜语”,脱离人的表现,视线聚焦在现实中的动物拟人化思考的一面,模糊了载体的身份属性,核心也是回归到人本身。第三部分是“未知的力量”,主要表现的题材是幻想中的神兽,我把神兽视作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桥梁,这是东方文化中形而上的艺术载体,也是浪漫主义情怀的一个侧面体现。
三个系列的作品记录了我对于雕塑语言的探索,同时也映衬着我的思考话题与
路径的变化。所有文字或作品面貌都是彼时的真实心境,或许时过境迁以后,很多
思路和观点会发生改变,但并不妨碍它们在当下产生的意义,所以我在整理资料与
图录时不作修改,以期能给读者和未来的自己还原一个真实的状态。
所以,我更愿意把创作当成一种人生的修行与体验。
一个美丽的形象
天地人,这一古老而宏大的概念,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知,其中蕴含着秩 序与稳定。长久以来,它似乎天然地成为一种创作框架,具有不容置疑的正确性。但是,我希望突破传统认知,以全新的理解将其应用于我的主要系列作品创作中。
作为主体性的存在,人的创造力和对光明的追求构成了真正的 “人”。我们 不应盲目地给自己戴上被未知力量主宰的帽子,而应认识到所谓神明与权威,皆源 于个人的赋予,这是一个 “祛魅” 的过程。在我的创作体系中,选取了三个角度, 神兽部分对应 “天”,动物部分对应 “地”,侠客部分对应 “人”。神兽是关于 人类对未来和美好的一种希冀,动物是人的心境化身和情感的寄托,侠客精神则代 表着人作为独立主体所共有的品质。三个系列本质上都是围绕人进行塑造,“人” 居于首位,“地” 与 “天” 次之。人的思想精神赋予了 “地” 与 “天” 新的 定义。
托马斯·莫尔的 “乌托邦” 与陶渊明笔下的 “桃花源”,都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。我更倾向于陶渊明笔下天人合一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“桃花源”境界,它如同一股柔和的力量,给予我的灵魂归属感。在我的创作体系中,人、动物乃至神兽,都是精神意义上的 “柏拉图”。它们共同探索着人类理想的生存模式,无论是 “乌托邦” 还是 “桃花源”,都是我们共同向往的理想家园。我们对美好 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思考,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,引领我们无限接近那个理想之境。
关于人地天三个系列的创作,本质上都是以人的侠性为载体。人类理想的 “桃花源” 基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,而个体精神的塑造过程就是一部桃花源的建造史。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,我会继续以重构天地人概念为方向,以人的侠性为载体,为构建这个理想中的 “桃花源” 添砖加瓦。
一个美丽的形象